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总局吗?利剑


  共有378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总局吗?利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种子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1549 积分:4738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4/8/30 14:08:00
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总局吗?利剑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1/11 9:33:00 [只看该作者]

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总局吗? 利剑

看到我国公布的2007年纪特邮票的发行方案,2007年真的要像2006年那样又再浪费一年的时间吗?失望之余,想起了市场经济国家在处在我国现阶段时期的作为,很有一番感触,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一个资本国家的邮政总局吗?

拿美国来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最后几年,美国的邮票市场同我们88年一样,就像19世纪的淘金热一样,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的爆涨,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蜂拥入市。那时在美国最容易赚钱的行业之一就是炒卖邮票。

但好景不长,到了1980年后美国的邮票大跌,后在1983年11月,国际集邮联.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邮商联合会,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集邮园桌会议〉提出的《集邮道德准则〉8条和《邮票发行政策与邮政职业道德〉的规范下,及时的修正了邮票的发行体制——邮票在发行期内敞开供应,发行期过后,未售出的邮票全部收回销毁。根除了炒邮票的根源。到了1988年美国集邮市场,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到1990年美国的集邮者已经接近到人口的10%。在92年4月7日的天津日报曾在名为《方寸世界的思考〉中这样写道:

“在美国,集邮者有2000多万人。他们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和生活品以外,其余大都花费在买邮票上。这些人中相当比例是工人和职员,他们以此对付*.*和货币贬值,一旦失业他们往往将邮票出手,以保证他们的高利率收入,这就是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集邮”的原因之一。”

美国从爆炒到走上良性循环,集邮者占人口的10%,前后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

再看看咱中国,从88年到现在有18年之多,还在爆炒.打折的泥潭之中!集邮者人数200万只占人口的0.15%!

二,我们现在所处的投资时期,正是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

在1996年8月14日《中国集邮报〉中曾有这样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美国人一直以购买房地产和股票作为积累和投资升值的最主要途径。但近年来房地产业萧条,股市变化莫测,危险性太大,而邮市则没有这种危险,相反邮票保存时间越长,价值越高,因此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投资方向转向邮市”

现在我国房地产投资已经到了危险的极限了,股市变化莫测,风险极大。而更优于美国同一个时期的是:我国现在人民储蓄额的居高不下,年年大幅度的递增。

人民储蓄额
1996 3万亿
1999 6万亿
2002 9万亿
2004 12万亿
2005 14万亿

人民银行2006年一季度对全国城镇储蓄户问卷调查的结果显出,养老.教育等四个原因是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动机,占到56.5%。庞大的子女教育以及养老制度不明确。使得投资人在缺乏有效投资工具的情况下,只有选择被动储蓄额使得我国居民多年来居高不下。

金融界舆论一致认为:“14万亿储蓄额是一个过大的数字,应该从笼子里赶出来”

对集邮市场投资有这样的一个时代的优越的环境,国家邮政局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同一个时期,美国邮票市场是一个没有风险的.平稳的.和谐的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邮票保存的时间越长,价值越高!而我们现在哪?正好相反,集邮者收藏了十几年的年册只能5折出手。

三,美国邮政总局也是一个国有的企业,同样经历过邮票的爆炒阶段,为什么他们能在10年的时间里,就把集邮市场引入了一个没有风险的,平稳的.和谐的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

难道美国邮政总局不食人间的焰火吗?难道他们的智商不如我们吗?不知道能用邮票的发行政策能扼取灰色收入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利用邮票的发行政策,来为自己的小山头牟利吗?

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总局吗?



星星投资店址:上海市卢湾区局门路600号卢工邮币卡市外场105 号  
电话:021-63036300  
总经理:王繁星   手机:13816065511  13621998837
农行帐号:622848 003028 0432219
持 卡  人:王繁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