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中国集邮报》:思考集邮业务变化


  共有369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集邮报》:思考集邮业务变化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中国集邮报》:思考集邮业务变化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1 8:39:00 [只看该作者]


我国的集邮业务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恢复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间潮涨潮落,既创造了业绩,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目前邮政体制改革、集邮业务专业化经营、集邮市场连续多年持续低迷的新形势下,集邮业务的一些变化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以利于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第一、集邮业务的三个变化,使集邮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邮票发行政策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集邮业务在我国恢复开办,邮票作为“小型百科全书”深深地吸引了渴望填补文化知识空白的人们。当时邮票发行量比较小,供不应求。社会上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人高价买卖,自发形成了“邮票市场”。众多目睹买卖邮票可以“发财”的人们纷纷加入到“炒邮”行列中来,掀起几次“热潮”。但是随着邮政部门加大邮票发行量,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邮票的发行,严重挫伤了广大集邮者的集邮热情。
邮票发行量和实际需求量的偏离、纪特邮票不能作为邮资凭证的尴尬、集邮者对市场飘忽不定的顾虑、集邮品开发的无序等造成的泡沫经济,导致邮市迅速转入低迷。
2006年,国家邮政局实施“宏观调控,总量适度”的邮票发行政策,为集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集邮经营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传统集邮业务结构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集邮业务本着“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尽力满足集邮者的需要,努力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的经营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通过对邮票市场的调查与分析进行市场预测,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分析和研究调查的结果,确定经营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在这种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使集邮业务的主要经营对象为集邮爱好者,集邮产品的主要形式是封、片、折、卡,而且产品的附加值很低,集邮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纪特邮票的销售。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邮业务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使集邮成为了除了传统的文化活动之外的又一种文化产业。集邮业务经营一方面要满足广大集邮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各界对集邮消费、文化消费、礼品消费的需求。集邮业务的这一变化,既带来了经营对象的变化,也带来了经营范围的变化,使集邮产品除了传统的封、片、折、卡外,又增加了许多边缘产品如高档化、礼品化的产品,这是集邮业务变化的需要,也是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再次,集邮爱好者群体的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社会上呈现出人人“集邮”,处处“炒邮”的现象,到了1997年更是达到了巅峰。然而,这种“大好局面”是种不正常的“热”,随后邮市一蹶不振。集邮者群体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跟风走的“集邮者”失去了集邮的热情,传统集邮队伍萎缩,邮协会员大量流失。大浪淘沙,真正的集邮者始终保持着对集邮事业的热爱,是集邮队伍的中坚骨干。
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集邮市场也不例外,1998年前的集邮市场面对人们投资渠道单一、盲目投资热、二级邮市违背稀缺性市场原理的表象火暴,在集邮市场热浪的冲击下,邮票发行量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邮票发行过剩,邮市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经营任务方面造成了高指标压市场的现象,随之便出现低面值向市场抛售邮票,倒推集邮收入的现象,使集邮市场自1997年后逐步走到2004年的最低谷,伤了集邮者的心,毁了集邮的形象。
2004年以来,国家邮政局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明确了集邮业务目前处在发展的调整转型期。为此,国家邮政局大规模整顿集邮市场,同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两个定位”:邮票发行量年定位为800万套,比最高年减少75%,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每期发行量可增可减,以达供求平衡;消除高指标压市场的现象,杜绝违规行为。2006年集邮收入定位为32个亿,比最高年计划指标减少65%。
2.“两项改革”:邮票发行方式将预订与零售并举,发行期限改为六个月,过期销毁;经营方式推行省内专业化经营。
3.“三个转变”:从单纯追求业务规模扩大转变到提高运行质量上来;从单纯注重企业效益,转变到不仅要注重企业效益,更要注重集邮者利益上来;从粗放的经营方式转变到以市场为前提的专业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上来。
4.“三个转型”:收入由数量向质量转型;业务构成由单一依靠邮票资源向多元化礼品转型;经营方式由依靠倒推收入向定单营销转型。
国家邮政局对宏观调控手段的调整最终为集邮业务搭建了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的两个战略平台,得到了集邮市场的认可,为集邮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1 8:40: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做到与时俱进,确保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在经营工作中做好以下四点:
1.要把整体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作为集邮业务发展的着眼点;
2.要把发掘整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作为新视点;
3.要把弘扬集邮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集邮品作为着力点;
4.要把满足集邮者和社会消费群体的需要作为落脚点。
为了能有效地把这四点落到实处,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抓好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为集邮业务拓展一片新天地。
作为一项新型业务,如何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如何处理好发展和培育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断延长它的生命周期,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防止大起大落。在具体营销过程中,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强化培训,严格把关。要注意解决业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这项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2、抓好形象宣传年册业务。
形象宣传年册是集邮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以传统邮票年册为载体,通过表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个性化内容,起到展示成绩,宣传形象的作用。除了有普通年册所具有的收藏、鉴赏、保值的特点外,其量身制作、凸显个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宣传形象、扩大知名度的新选择,有着广泛的市场,对拉动集邮业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抓住社会热点,聚焦热门话题,开展集邮营销活动。
在新的形势下,集邮业务经营以营销活动来促进业务的发展。集邮营销活动的举办,要打破常规,敢为人先,不要囿于常规思维,尤其要抓住社会热点,聚焦热门话题,营造声势,发挥“注意力经济”和“首发式经济”的作用,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立足三大板块,结合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集邮品,实现集邮业务健康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自2005年开始,各省集邮业务基本上按照三大板块进行运作。这三大板块为:传统支撑类、新型成长类、盘活增效类。
传统支撑类业务包括新邮预订、年票册、生肖册、总公司常规邮品等,是集邮专业赖以生存的骨干业务。该类业务与邮票发行相伴随,具有相对稳定的集邮市场和用户群体。在邮品开发上以本年度邮票发行为契机,以本地题材和共性题材为内容,形式上追求统一性和连续性,票种齐全,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用以满足人们收藏爱好和文化欣赏需求。
新型成长类业务主要包括个性化邮票、形象年册、文化礼品等。作为集邮新型业务,其产品和销售处于成长期和推广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需求较不稳定,用户多为求新好奇的消费者,是集邮业务拓展新领域和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的重点所在。产品附加值较高,主要满足人们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盘活增效类业务是集邮专业利用现有资源,推陈出新,开发和组织的大型集邮产品和销售活动。将珍贵稀缺邮票资源与库存票品相结合,追求精品化、大型化和系列化,充分体现历史厚重感。产品主要用以满足人们收藏保值、文化欣赏、礼仪交往活动需要。
三大板块的有效运作,使邮品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业务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对合理利用有限的邮票资源,盘活库存积压,拓展市场空间,确保集邮业务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提高邮票和邮品的审美价值,培育集邮后备力量和潜在市场。
首先,邮票、邮品是一种视觉艺术,从创作到设计贯穿着一种审美文化。所以我们所发行的邮票、邮品,要和集邮爱好者的审美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在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上获得提升。
其次,邮票设计、邮品开发还要吸收时代的精华,要从历史的、文化的实质上入手,尽量努力向“雅”文化的方向发展,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出精品,只有这样,喜欢收藏的人们才会乐于购买、收藏。
我们还要注意培育集邮后备力量,加强对青少年集邮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培养,通过开展讲座、出版集邮读物等活动,培育潜在集邮市场。通过学生参与、交流、介绍各自的藏品和专家评比扩大集邮文化的参与面和影响面,激发青少年的集邮兴趣。
目前,集邮市场渐渐露出复苏迹象。集邮市场的走势使众人明白了一个市场道理,这就是涨久必跌,跌久必涨的规律。
对市场整体向上的趋势要持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要使集邮业务步入健康良性发展,就必须以规范市场为前提。规范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要想在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更有效地推动集邮业务的发展,就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切忌跟风猛炒,只有把市场调节好了,我们才有再次发展的机会。
国家邮政局实行“总量适度,宏观调控”的邮票发行政策,降低发行量,减少高面值,遵循了稀缺性市场原理,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这些做法促进了集邮市场的复苏,我们期望着它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