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创新邮集新人新貌


  共有232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创新邮集新人新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创新邮集新人新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8/15 9:04:00 [只看该作者]

作者:戈中博 文章来源:中国邮政报

一框邮集百花齐放

  近些年一框邮集的出现,是为了吸引广大集邮爱好者关注邮展、参与邮展,改变国际国内邮展一度僵化冷清、参展者老化现象,吸引更多的新人加入,以给邮展增添生机。

  一框是个起始,有了一框就会有多框到制作正规参展邮集。一框是个培养,是个积蓄。一框邮集由试验类加速进入正式展出,顺应了时代潮流,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欢迎。本次全国邮展共展出一框类邮集94部,是所有竞赛类别中最多的,这充分说明了集邮爱好者的参展热情,表明参展者队伍不断壮大,而且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多元化,参展者包括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着实鼓舞人心。

  相比正规的5框邮集,一框邮集规模小、容量有限,做起来会比较快的出成果。像其他竞赛类邮集一样,一框邮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是选题要新。不落俗套,体现作者的创新意识。如《椅子》、《窗》等别开生面,吸引人驻足。二是题目要小。因容量小,贴片素材有限,题目大、内容宽就难以表现,定题恰当至关重要。如《平原邮戳》、《蓝电子邮票》等不旁及其他,就比较好编排。三是内容要专。或深入讲一段历史,或说一段故事,以专见长。如《云南铲字邮戳》就反映了该戳于1952年~1954年期间的使用情况及戳式的变化,叙述了“铲”字邮戳的使用历史;《T46猴》对邮票的雕刻及刷色,连票的差异和使用情况,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四是素材要精。反复筛选,精益求精,所用素材应具有较高的难度和珍罕性。《黑便士邮票》、《二野军邮》、《新中国邮票印样》等就凸显了这一要诀,表明了作者丰富的邮识和收集难度。五是外观要美。制作精雕细琢,一件素材、一行文字乃至贴片,都应整齐悦目,给人以美感。这次邮展的94部一框邮集,普遍做到了外观美,但也有一些邮集的外观有待提高。

  一框邮集是就其规模而单列为一个类别的。事实上,就内容性质而言,一框可以做成任何一个竞赛类的邮集。如《T46猴》、《宣统登基纪念邮票》等为传统类编排,《驼峰航线》表现了航空内容,《热河邮戳》、《东北过渡时期国内信函邮政资费》等是对邮政史的研究,《西湖博览会免资片》等属于邮政用品,《莲花》、《盲文》等叙述的是专题知识及故事,《红军邮试用》则是一位16岁少年所做但却不归青少年类别,等等。由此看来,做一框邮集并不容易,不仅要熟知一框的自身特点,还需了解其他类别的展示内容和编排技巧,它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锻炼途径,对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必须说明一点,规则相关释文指出,一框邮集不可以用5框邮集压缩改作而成,一框邮集应是独立创作的一部作品。(三)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