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南收藏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价的大幅度上涨,贵金属制品受到商业市场的前所未有的推崇,以黄金饰品为例,材料基价从2005年的145元/克直线上涨到230元/克以上,且销售量猛增。
国际金价的大涨,激活了沉睡已久的低价金银币,金银币市场也借此掀起了一轮令人瞩目的上涨行情,如熊猫金币五枚套从7000元上涨到11000元,《贵妃醉酒》彩金币从12600元上涨到19000元,其它金银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系列金银制品的发行,更是把这股热浪推向了高潮。然而,我们如果冷静思考一下就不难看出,在这股热浪中,钱币文化的收藏理念正被金银材质的投机思维所淹没,币市趋于金市化,金银币市场正走入歧途。
首先,材质的自然增值仅仅是金银币最基本的价值意义,而文化艺术的收藏增值才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金银币作为钱币中的娇子,当着眼于聚积和弘扬钱币文化才是正道。例如,民国袁像共和金币在今年嘉德春拍中以220万元高价拍出,其身价不是缘于黄金材质,而是品质和人文历史。
其次,金银币是贵金属和钱币的优化结合,因而在二个领域中都地位显赫,如果低眼围着材质绕圈子,金银币所具有的钱币文化的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在章、条、牌、碗等众多贵金属制品中被淹没。例如,熊猫金币虽为世界五大金币之一,但其“投资性金币”的定性总使人们把它看作是金块,使其在具有传统性优势的金条面前显得很软弱,价格低于金条却还卖不过金条。
其三,金市理念的渗透,将导致币市行情随金价沉浮,投资者进入重材轻艺的误区,不利于收藏队伍的健康发展。以金价论金币是金银币的悲哀,建立在这种思维基础上的行情是虚幻的,其结果必然是垃圾品被推崇,精品被冷落,“收藏”二字只是推销垃圾品的金字招牌。例如,本轮行情中投资者选择低价品种多不是因为看好品质,而是因为离金价近,因此这些品种再活跃也摆脱不了金价的束缚,金价急转直下,必然随之下跌。
有鉴于此,金银币市场各方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切实担当起继承和传播钱币文化的大任,真正从收藏出发,为收藏者着想,才能有效抵御金市理念对金银币文化的冲击,发展和壮大收藏队伍,稳固市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