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www.bjjb.net/11/index.asp)
--  焦点新闻  (http://www.bjjb.net/11/list.asp?boardid=69)
----  如何理解2006年新邮的“量”的几个关系?汤成光  (http://www.bjjb.net/11/dispbbs.asp?boardid=69&id=49801)

--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6/8/24 12:12:00
--  如何理解2006年新邮的“量”的几个关系?汤成光

刚才从HKK转帖上看到:市场上传闻的2006年“生肖狗”票的量要比“生肖猴”票的量大的消息,有人认为匪夷所思!还有朋友在跟帖中说2006年的小版张量也远比03、04小版的量大几倍(达到120—150万版)。

笔者倒是认为,一点也不奇怪。前天,笔者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古琴与钢琴”的发行量是1000万枚吗?》的帖子,我在帖子里就认为:2006年出台的“不事先公布纪特邮票发行量,超过发行期再公布实际的销售数量” 的政策,带有“实验田”的性质,是在“摸石头过河”,力求达到与市场最大的接近与和谐。因此,今年的发行量可能少于2005年的印刷数量,也有可能多于2005年的印刷数量。但是,印刷数量(请注意:是印刷数量而不是公布的发行数量)肯定要比2005年多,这有二个原因:

1、今年的印刷数量大,是为了留有一定的余地。一是印刷量并不等于发行量,所以,可以事先多印出一些备用,如果超过6个月后卖不完,可以库存,也可以销毁。但是,万一印少了不够卖,就会失去对二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主动权。所以,2006年的印刷量肯定要比2005年正式公布的发行量多。这符合“印刷计划要留有余地”的客观实际情况。二是2006年的销售方式增加了社会“窗口零售”这一块。而这一块是第一年实行这样的政策,所以不好估计到底需要多大的量。肯定要在印刷时留出余地来。

2、今年是摸石头过河,到底印多少才能恰到好处?只能先在2005年公布的正式发行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20%(笔者自己的估计)的印刷量来备用。反正不对社会公布,也不是发行量,多印刷20%也没有造成特大的浪费。多印刷一点,万一二级市场上出现爆涨,可以宏观控制市场,怎比印少了陷入被动强吧?!

所以,从印刷量上来看,确实有比2005年正式公布的发行量多20%的可能。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假如印刷量比2005年多20%的话,只要全国不疯狂的炒作2006年的新邮,就没有关系,这些卖不出去的东西会放在仓库里,到一定的时候(比如超过6个月或者1年之后),他们会按照政策对其进行销毁处理。问题是如果全国的集邮市场疯狂炒作2006年新邮票,像《全面取消农业税》版票一样,被炒到80多元一版,就非常危险了,他们会动用机动的20%来平抑市场的炒作之风。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整个2006年的新邮票的发行量就会真正地被放大。这也是笔者坚决反对炒作2006年新票(如农业税版票)的原因。

对于市场来说,多印20%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疯狂的炒作2006年的新邮票!

那么,2006年的新邮票能否进行投资吗?回答是肯定的,但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到6个月的发行期过后,甚至一年之后,那时,国家邮政部门将要把没有卖出去的多余的印刷量进行销毁、向社会正式公布每一套邮票的发行数量。等到权威的数量公布后,才可以放心的进行投资。

但是,这对于那些炒新、投机成性的人来说,谈何容易!!因此,也就确定了市场反对炒的任务新任重道远、艰巨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