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www.bjjb.net/11/index.asp)
--  财经新闻  (http://www.bjjb.net/11/list.asp?boardid=140)
----  纸币收藏中的骗局  (http://www.bjjb.net/11/dispbbs.asp?boardid=140&id=72247)

--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7/7/27 7:15:00
--  纸币收藏中的骗局
  在纸币收藏过程中的骗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复制赝品,以假乱真。一些唯利是图的人,把纸币的稀缺品种通过照相制版,大批印刷复制品,在钱币市场、旧货市场和旅游点兜售,以蒙骗钱币知识不足的收藏者和爱好者。有少数币商,把这些新印刷出的赝品,通过人工做旧出售,欺骗性更大。
  二是伪造、臆造,故弄玄虚。为了在纸币收藏领域牟取暴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伪造一些"离谱"品,诱人上当,如同我遇到的把纸币涂改成中国银行纸币。除此,我还发现一些改值票、臆造票。如把民国十九年中央银行发行的100元面值的关金券,涂改为500万元面值的关金券。有的还臆造一些纸币,把不同银行发行的钞票,在图案上拼组成人们从未见过的币种。有的借用陕甘宁边区银行行名,臆造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图案,佯装新发现的币种。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纸分币因流通时间长,有长号码与短号码之分,长号码存世较少,价格较高,一些人就采取在短号码后面加印阿拉伯号码的方法冒充长号码纸币,骗人钱财。其实,伪造票、改值票如用放大镜观察,就能发现作伪的蛛丝马迹。
  三是拼改纸币,使人猎奇。前一段时间,有些报纸常散布一些奇币的信息,什么水印倒头啦,什么错币啦,并宣传如何值钱等等。至使一些人挖空心思,在流通的人民币币种中,通过挖补、拼改的办法,伪造出行名、面额倒置的奇币。应该指出,行名、面额倒置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只要仔细观察就能识破诡计。
  四是胡说乱侃,货实价虚。我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本来是普通的常见品,有些贩子故意说是稀缺品,漫天要价。我有一个朋友初入市场时,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买四张普通品,竟花了100元。要防止在这方面上当受骗,最好的办法是多看、多问、多比较,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不要轻信谎言。
  当然,市场上的骗局绝不仅仅这几点,我们在收藏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银川新闻》王敬东)